六安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欧洲杯足球平台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六安市林业局发布时间:2023-12-11 10:54
字号:

 

 

 

 

 

 

 

 

 

 

 

 

                  六

                  安

                  市

                  湿

                  地

                  保

                  护

                  规

                  划

                  (2017 2030 年)

 

 

 

 

 

 

 

                 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2018  6 


 

 

项目名称:六安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 2030 年)

资质等级:乙  

证书编号:乙 12-010

发证机关: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

负责人:黄庆丰(教授,所长)

编制人员名单:

黄庆丰,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吴文友,副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唐雪海,讲师,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陈  旭,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方  琴,高级工程师,六安市林业局林业工作站

刘  伟,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许大绘,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郭海媛,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吴  婷,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王佩佩,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汪  洋,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刘甜甜,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董孝莹,助教,安徽农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

 

 

审核人:黄庆丰


 

               目  

 

 

第一章  基本概况 4

1.1 地理位置 4

1.2 自然概况 4

1.3 社会经济条件  10

1.4环境状况 11

第二章  湿地资源现状及评价 14

2.1 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14

2.2湿地动植物资源 18

2.3 湿地资源特征  21

2.4 湿地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23

2.5 湿地面临的威胁   29

2.6  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0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32

3.1指导思想 32

3.2规划原则 32

3.3规划依据 33

3.4规划期限 36

3.5规划目标 36

第四章 总体布局 40

4.1 布局原则  40


 

 

4.2 湿地功能区划  40

4.3规划布局 43

第五章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 45

5.1湿地保护分级体系 45

5.2 重要湿地保护  45

5.3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48

5.4 湿地公园建设  50

5.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  53

5.6 湿地红线与湿地保护率  55

第六章  湿地管理体系规划 59

6.1 湿地保护管理  59

6.2 湿地恢复管理  62

6.3 可持续利用示范管理 66

6.4 管理能力建设  67

第七章  重点建设项目 71

7.1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71

7.2 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71

7.3 湿地恢复和修复重点工程  71

7.4 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75

7.5 能力建设优先工程  76

第八章  投资估算 79

8.1 估算依据  79


 

 

8.2 估算原则  79

8.3 资金筹措  79

8.4 估算标准  80

8.5 估算结果  80

第九章  效益分析 82

9.1 生态效益评价  82

9.2 社会效益评价  83

9.3 经济效益评价  83

第十章  保障措施 85

10.1政策法制保障 85

10.2组织管理保障 86

10.3资金筹措与保障 87

10.4质量保障 88

10.5社会保障 88

10.6技术保障 88

附表:90

附图:90


 

              前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 态系统,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 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 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近年来,由于 重视不够、开发不当等原因,各地湿地生态系统都遭受到了不同 程度的破坏,湿地的退化和消失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 题,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湿地保护工作 已经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在我国,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湿地保 护的局面正逐渐形成,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资源监测体系、科学 研究体系、宣教培训体系等正逐步建立。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 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党的" 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 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 制度。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保护好湿地对于建设和谐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及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 列加强湿地保护的重大举措,初步形成了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的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事业 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6  11  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 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划定 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和《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强调"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 线,并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明确管理责任, 强化用途管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监测监管,确保生态 功能不弱化、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强调"建立湿地保护修 复制度,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事关国家生态安全。要实行湿 地面积总量管控,严格监管湿地用途,推进退化湿地修复,增强 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可以看出, 湿地保护恢复 已经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 ,是大别 山区域中心城市,地处江淮之间。据《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 查公报》,全市面积 8 公顷(含 8 公顷)以上的湿地斑块(不含水 稻田),以及宽度 10 米以上、长度 5 千米以上的河流湿地斑块 1291 个, 总面积 83647.93 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 5.41%。六安湿地特色 突出,境内东西湖为皖西最大的湖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 用;淠河、史河为淮河的一级支流;杭埠河为巢湖一级支流、长 江二级支流,由西至东穿境而过,赋予六安水之灵魂;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省级重要湿地保护名录;丘陵岗地间的水库、塘坝,北部圩区星罗密布的湖群,铸就六安优美的湿 地景观和生态价值。但是,六安市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着城市化和 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河道采砂、湖泊围垦、泥沙淤积、水 产养殖、环境污染、过度渔猎等对湿地保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六安市湿地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201611月公布的《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2016 2030年)》, 以及 2017  9 月公布的《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 要求各地根据本地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编制湿地保护规划,科学划定 湿地保护红线,做好湿地保护名录的确定公布,逐步建立布局合 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面积适宜的湿地资源保护生态体系,  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监测、保障有力的湿地资源

保护管理体系。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和《安徽省湿地保护修 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快六安市湿地保护及利用进程,安徽农业大 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承担了《六安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 2030 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过程中,规 划组结合已有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依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 规程(试行)》及最新遥感影像、地形图等数据开展湿地斑块判读 区划,并深入各县区实地验证判读结果,进行湿地资源调查、统 计与分析,客观评价六安市湿地资源概况、保护成效、面临的问题等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湿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规划,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总体布局、建设任务等,以期为六安市湿地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六安市林业局及各县区林业局等 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划》编制组

2017  11 


 

 

               第一章  基本概况

1.1 地理位置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 ,是大别山 区域中心城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 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 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

区的中心城市。

1.2  自然概况

1.2.1 地形地貌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北坡面向淮北平原的斜面上,地跨山地、 丘陵、岗地与平原四种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六安地区的山 脉,均属大别山脉及其支脉。大别山脉自鄂、豫、皖三省交界的 棋盘山入境,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将全市分为长江、淮河两个 流域。境内山脉分为两段: 一是西南段,历史上称为皖山;二是 东段,历史上称霍山,也称淮阳山脉。其中中山占 9.5%,低山占 13.7%,丘陵占 16.5%,岗地占 22.4%,平原圩畈占 34.9%,水面  3%。西南部山峦起伏, 平均海拔 400 米以上, 其中 1000 米以 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位于霍山西南部,海拔 1774 ; 中部为丘陵、岗地, 海拔一般在 30-200 之间; 东部和北

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

1.2.2 气候六安市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显著,雨量适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年均温 15.3 ~ 16.2,年平均日照时数 1960 2330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 900  1600 毫米,全年无霜期 210  230 天;全市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年平均 风速为 3.2  3.4 /秒。由于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 带,暖冷气流交会频繁,年际间季风强弱程度不同,进退早迟不因而造成气候多变,常受水、旱灾害的威胁。

1)主要水系 六安市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

1.2.3 水文水系

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杭埠河、丰乐河等。

--杭埠河,长江水系巢湖的重要支流。古称龙舒水、南溪, 清代称前河、巴洋河。1949 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定名为杭埠河。杭 埠河以晓天河为上源, 出岳西县境大别山区的猫耳尖(海拔 1415 )东麓, 流经安庆市的岳西县、六安市的舒城县、合肥市的庐江 县、肥西县, 在三河镇注入巢湖。全长为 145 公里, 流域面积 3064平方公里。


  -- 丰乐河,长江水系巢湖的支流。发源于龙河口水库,下至巢湖入口,是巢湖的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 2124 平方公里。

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史河、淠河、沣河、汲河等。

--史河,淮河南岸级支流,发源于六安市金寨县西南,大 别山之北麓,豫、皖两省交界的伏牛岭,其上源有沙沟,银山沟及八道河汇入,至梨花尖始称史河,流经丁埠、金家寨、梅山、叶集等地,至三河尖入淮河,河流在安徽省境内长 110公里,流域面积 2685平方公里。

--淠河,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发源于岳西和金寨县境内的大别山北麓,有东、西两源即东淠河、 西淠河,在六安市区两河口汇合后称淠河,东流折北行 9 公里至 横排头,进入淠河总干渠枢纽工程,形成 5 公里长的人工湖,过 大坝后经苏家埠东北流汇入十里桥河水,经六安市折北流 15 公里 至鲍兴集,古芍陂于此引淠水。向西转过大湾道,北流经王集、  安城寺、单家埠,折东 5 公里至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集,汇入石坝 河水,再北经寿县隐贤集、迎河集,于正阳关入淮河。淠河全长

253 公里,流域面积 6000 平方公里。

-- 沣河,源出叶集区三元南丘陵区,流经霍邱县卢粉坊、赵 河沿、椿树店、河口镇、朱塔寺、卧龙集、砖桥店、白莲乡、城 西湖,绕霍邱县城西,北流至临淮岗,从临淮岗深孔闸入淮河。

河流全长 75 公里。

-- 汲河,发源于大别山北侧外山区,有东、西两源,于固镇 镇汇合北流,注入城东湖,在溜子口入淮。干流流经金寨、六安、霍邱,全长 160 公里,流域面积 2200 平方公里。

2)主要湖泊水库  六安市内较大的湖泊水库有佛子岭水 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龙河口水库、白莲崖、城西湖、城东湖。

佛子岭水库:面积 1210 公顷,位于霍山县境内,淮河支流淠河东源上游,其作为淮河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拦蓄了 淠河大量的洪水,不仅大大提高了淠河中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起到了辅助淮河干流蓄洪的作用。

梅山水库:面积 4580 公顷,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的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于有"红军故乡、将军摇 "之誉的安徽省金寨县县城南端。北距史河入淮口 130 公里, 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磨子潭水库:面积 518 公顷, 位于霍山县境内,与佛子岭 水库坝址相距 25  公里。磨子潭水库的建成,提高了佛子岭水库 的防洪标准,调节径流与佛子岭、响洪甸水库共同灌溉淠河灌区,发挥了综合利用效益。

响洪甸水库:面积 4610 公顷,位于金寨县境内,是淮河 支流西淠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水库流域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势 南高北低,全属山区,属大别山系。响洪甸水库湖光山色,风景 秀丽,2004  7 月,响洪甸水库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响洪甸水库、蓄能电站下库分别命名为"青山湖""仙女湖"

龙河口水库:面积 4070 公顷,位于舒城县境内,又" 佛湖" 。龙河口水库库区是中国大别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世纪初, 水库所在地舒城县万佛湖镇开始利用库区自然资源开 发旅游项目,入选国家 5a 级旅游区,被确定为安徽省世博会重点推介的旅游景点之一。

白莲崖水库:位于霍山县境内东淠河佛子岭水库上游西支 漫水河上,距下游的佛子岭水库 26 公里 距霍山县城约 30 公里。 流域面积 745 平方公里。白莲崖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 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工程,水库总库容 4.60 亿立方米。

城西湖:面积 2899 公顷,位于淮河右岸、沣河下游,霍 邱县城西侧,故名。又因处于沣河尾闾,所以亦称沣湖。因东有 城东湖,霍邱县内也常简称西湖。为黄河夺淮后,沣河下游河口 段淤积而成。城西湖具有蓄洪、灌溉、水产和航运的作用。历史 上城西湖水患频繁,首为淮水倒灌,次为淮河高水位时内水得不 到外泄,形成内涝。历代都有治理,20 世纪退田还湖后进行了大 规模整治,水患得到基本治理。城西湖作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组成部分,其船闸改建作为通往霍邱、沟通淮河的枢纽。

城东湖:面积 11301 公顷,位于淮河右岸支流汲河的下游,霍邱县城东部,故名。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湖泊洼地区和蓄洪区,也是国家级调蓄洪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重要的水源地。由南向北不 均匀升降运动,经淮河泛滥淤积,洼地积水形成。由于湖深,湖水不易排除。建国后,未进行围垦,只作蓄洪治理,1951 年,东湖即被列为淮河中下游蓄洪区。

1.2.4 土壤

六安市的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 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既不同于淮北地区的棕壤,也不同于江南地区的黄壤和红壤,而与南京地区和云台山的黄棕壤以及黄山的山地黄棕壤相似。加之地形 复杂,成土母质多样,因而造成小地形、小气候的差异性,使土 壤类型多样,不仅有水平分布,又有中域分布和微域分布。计分4 个土纲、 9 个土类、 18 个亚类、 59 个土属和 139 个土种。

   (1)淋溶土  六安市淋溶土土纲有黄棕壤和山地棕壤两个土类。分布于西南部的山地丘陵和中部岗地

   (2)初育土  初育土根据母质、母岩类型属性及基岩风化度 划分为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和粗骨土三个土类。初育土广泛分布 于境内低山、丘陵、岗地,绝大部分与铁铝土镶嵌分布,也有少部分与淋溶土成点状、交错分布。

3)半成土 本土纲在六安市有山地草甸土和潮土两个土类。潮土呈带状断续地分布于淮河、淠河、史河、杭埠河两岸 的冲积平原,是主要耕作土壤之一。山地草甸土分布于金寨县马 鬃岭、霍山县白马尖和舒城县猪头尖等海拔 1200 米以上水温低湿、草灌茂密的山顶平台或平缓的鞍部,面积小而零星。

   (4)人为土  人为土土纲在六安市有砂姜黑土、水稻土两个土类。水稻土广泛分布于全市各地,为境内最主要的耕作土壤。

1.2.5 资源状况

1)水资源  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 99.9 亿立方米,具有 南多北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径流量主要集 中在汛期 5-9 月份,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 70-80%。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的淮河干流,从霍邱县临水镇入境,流经六安市长达125 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 12.5%。境内有淠河、史河、杭埠 河等 7 条主要河流。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 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以六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综合 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 灌区控制面积覆盖皖豫两省 1.3 万平方公里。沿淮地区开辟了城 西湖、城东湖等行蓄(滞)洪区,有效保障了淮河汛期安全。全 市现有蓄水能力 79.4 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 35.8 亿立方米,其中六大水库总库容 67.3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31.7 亿立方米。

2)植物资源  全市属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 186 科、714 属、1638 种;裸子植物 8 科、18 属、30 种;被子植物 150 科、644 属、1518 种。境内树种资 源起源较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乔灌木树种 28 目、73 科、225 属、858 种,80%分布在西南中低山区,经济价值较高的乔灌 木树种 250 种左右,属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红豆杉、银缕梅;国家级保护植物有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香榧、鹅掌楸、香果树、野大豆、野菱等。

3)动物资源  六安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在安徽动物区划中跨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两区。有水陆 栖生脊椎动物 500 多种,其中兽类 62 种、鸟类 310 种、鱼类 92   种、爬行类 34 种、两栖类 23 种。水生动物名贵品种有大鲵、龟、鳖、沣虾、瓦虾、银鱼等。药用动物 144 种,名贵动物类药材有麝香、灵猫香等。野生动物中,有毛皮兽动 20 种、羽绒动物10 种、肉用动物 25 种、农林有益动物 130 种、观赏动物 25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原麝、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鹤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灵猫、红隼、小天鹅、白额雁、鸳鸯、白

冠长尾雉、大鲵、虎纹蛙等。

4)矿产资源  六安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东段,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成矿条件较好的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 57 种,探明储量 53 种。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铁、金、银、铅、锌、石煤、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膨润土、钾长石、石灰岩、各类建筑砂石、矿泉水、温泉水等 20 多种。

1.3 社会经济条件

1.3.1 行政区划及人口

六安市现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全市 130 个乡镇、8 个街道、 106 个城市社区、245 个农村社区,1831 个行政村。总面积 15451 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总人口 580.5  万人,居全省第五。有 29 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

1.3.2 经济发展状况

2016 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108.1 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203.2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490.6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 414.3 亿元;财政收入 153.3 亿元。


1.3.3 交通条件

六安区位优越,距省会合肥仅 70 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 场仅半个小时车程。境内有 312 206 105  7 条国道;宁西、 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 4 铁路;沪陕、沪蓉、济 广、合安等 4 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1.4 环境状况

1.4.1 水环境

1)河流  2016 年六安市 11 条河流中淠河总干渠、史河、西淠河、东淠河、漫水河、竹根河年均水质优;淠河、淠东干渠、 杭埠河、汲河年均水质良好,沣河年均水质为轻度污染。在 11  条河流的 17 个监测断面中 ~ 类水质断面 16 个, 所占比例为 94.1% 类水质断面 1 个,所占比例为 5.9%。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与去年相比,地表水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2)湖库  2016 年六安市六大水库总体水质优, ~  水质点位 24 个,占全部点位的 100%。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 磨子潭水库、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白莲崖水库年均水质均为优。

3)饮用水源  六安市城区饮用水源地为淠河总干渠解放南 路桥和东城水厂, 2016 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各项监 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


1.4.2 空气环境

2016 年六安市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 13  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 35 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颗 粒物年平均浓度为 73 微克每立方米, 一氧化碳日均值第 95 百分 位浓度为 1.3 毫克每立方米,臭氧日最近八小时平均浓度第 90  分位浓度为 146 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 46 微克每 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81.4%,其中优良天数 292  天,超标天数 67 ,无效天数 7 天, 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 2016 年未出现酸雨, ph 加权年均值为 6.80

1.4.3 声环境

2016 年, 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2 类-3 类功能区全部达标。

1)城市区域声环境  2016 年六安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网格布点 160 个, 昼间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为 50.8db(a)。

2)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  2016 年对六安市城区 12 条干道  55 个路段进行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其中达标路段 53 个,占总路段数的 96.4%,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 66.0db(a)

3)城市功能区声环境  2016 年六安市各类功能区环境噪 声共监测 960 点次, 其中昼间监测 640 点次, 夜间监测 320 点次。 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 93.3%,其中昼间达标率为 96.3%,夜间达标率为 87.5%

1.4.4 工业污染物排放

六安市 2016 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 5.17 万吨、0.63 万吨、1.93 万吨2.76 万吨,比 2015 年分别下降 2.72% 6.00% 4.50% 2.00%

 

 

第二章  湿地资源现状及评价

2.1 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2.1.1 湿地类型与面积

据《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及本次湿地资源调查, 六安市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 4  和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泊、草本沼泽、库 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 7 型(表 2-1,不含水稻田)。全市 8 公顷以上的湿地斑块及宽度 10 米、长度 5 公里以上河流斑块共  1291 个, 总面积 83647.93 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 5.41%,其中: 河流湿地 28942.30 公顷、湖泊湿地 19895.38 公顷、沼泽湿地

1356.12 公顷、人工湿地 33454.13 公顷。

 2-1  六安市湿地类型分类一览表

 

湿地类

湿地型

划分技术标准

 

 

 

 

1

 

 

 

河流湿 

永久性

河流

常年有河水径流的河流,仅包括河 床部分

 

洪泛平

原湿地

在丰水季节由洪水泛滥的河滩、河 心洲、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以 及保持了常年或季节性被水浸润

内陆三角洲所组成

 


 

 

2

湖泊湿 

永久性

淡水湖

由淡水组成的永久性湖泊

3

沼泽湿 

草本沼

由水生和沼生的草本植物组成优 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4

 

 

 

 

人工湿 

 

库塘

为蓄水、发电、农业灌溉、城市景 观、农村生活为主要目的而建造

的,面积不小于8公顷的蓄水区

运河、输 水河

为输水或水运而建造的人工河流  湿地,包括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沟、 

水产养

殖场

以水产养殖为主要目的而修建的 人工湿地

根据湿地形成方式不同,六安市湿地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 湿地。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 3  4 型, 面积 50193.80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 60.01%;人工湿地包括 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 1  3 型, 面积 33454.13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 39.99%

从湿地类来看,六安市有河流湿地 28942.30 公顷,占全市湿 地总面积 34.60%;湖泊湿地 19895.38 公顷,占 23.78%;沼泽湿  1356.12 公顷,占 1.63%;人工湿地 33454.13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 39.99%

从湿地型来看,六安市有永久性河流湿地 18607.97 公顷,占 全市湿地总面积22.25%;洪泛平原湿地 10334.33公顷,占 12.35% 永久性淡水湖湿地 19895.38 公顷,占 23.78%;草本沼泽湿地1356.12 公顷,占 1.63%;水产养殖场湿地 7380.76 公顷,占 4.59%;运河/输水河湿地 3835.71 公顷,占 8.82%;库塘湿地 22237.66 公顷,占 26.58%。

详见表 2-2

 2-2  六安市湿地概况表

 

 

湿地类

 

湿地型

 

面积(公顷)

 

比例

合面积

(公顷)

 

合比例

 

河流湿地

永久性河流

18607.97

22.25%

 

28942.30

 

34.60%

洪泛平原湿地

10334.33

12.35%

湖泊湿地

永久性淡水湖

19895.38

23.78%

19895.38

23.78%

沼泽湿地

草本沼泽

1356.12

1.63%

1356.12

1.63%

 

 

人工湿地

库塘

22237.66

26.58%

 

 

 

33454.13

 

 

 

39.99%

运河/输水河

3835.71

8.82%

水产养殖场

7380.76

4.59%

合计

83647.93

100%

83647.93

100%

2.1.2 湿地类型分布

1)河流湿地  全市河流湿地 28942.30 公顷,包括永久性 河流湿地和洪泛平原湿地 2 个湿地型。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 18607.97 公顷, 占河流湿地总面积的 64.29%,主要为淮河、淠河、 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等; 洪泛平原湿地面积 10334.33 顷, 占河流湿地总面积的 35.71%,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及城东湖和城西

湖周边。

   (2)湖泊湿地  全市湖泊湿地仅永久性淡水湖一个湿地型,位于淮河流域,集中于沿淮河支流上沣河水系和汲河水系,面积 19895.38 公顷,其中霍邱县东西湖面积 14200 公顷,占全市湖泊 湿地面积的 71.37%。其他永久性淡水湖泊包括霍山县的郑家湾, 舒城县的马家河口、春秋塘、大官塘、老虎冲、汪家湾,金寨县的新洪大堰。

3)沼泽湿地  全市沼泽湿地仅草本沼泽一个湿地型,总面  1356.12公顷。主要位于霍邱县东西湖及淮河周边,合计 1356.12公顷。

4)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类主要有库塘、运河/输水河、水 产养殖场、稻田四个湿地型,因稻田非本次规划的重点且隶属于 六安市农业委员会管辖,故本规划未统计稻田的面积。除稻田外, 其他三个湿地型的总面积为 33454.13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39.99%

全市 8 公顷以上库塘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岗地区域。大 型库塘有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龙河口水库、磨子潭水库、白 莲崖水库等,合计 22237.66 公顷, 人工湿地总面积的 66.47% 主要用于灌溉、养鱼和城乡生活饮用水源。小型库塘因各种项目 建设、城市化、围垦、污染等因素影响,存在库塘淤积、面积缩小的倾向。

运河/输水河主要为灌溉输水渠及圩区的人工输水河,面积为 3835.71 公顷, 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 11.47%。六安市运河/输水河主要有沣西干渠、淠源渠、淠史杭总干渠、汲东干渠、史河总干渠等。

水产养殖场指以水产养殖为主要目的而建造的人工湿地,分 布在金安区与裕安区交界处的淠河两侧以及霍邱县城东湖、城西湖及淮河周边,面积 7380.76 公顷, 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 22.06%

2.1.3 湿地区县分布

全市湿地西多、东部少,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和叶集区 湿地面积 62325.47 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 74.51%。各区县 之间差距明显,霍邱县湿地面积最大为 40298.84 公顷, 占湿地总 面积的 48.18%;叶集区湿地面积最小为 1858.07 公顷, 占湿地总面积的 2.22%

 2-3  六安市各县区湿地资源概况表(单位:公顷、 %

 

区县

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

沼泽湿地

人工湿地

合计

比例

六安市

28942.30

19895.38

1356.12

33454.13

83647.93

100

霍邱县

10239.57

19502.45

1356.12

9200.70

40298.84

48.18

霍山县

3292.95

8.16

0

2491.10

5792.21

6.92

金安区

2050.21

0

0

2510.86

4561.07

5.45

金寨县

3953.92

14.05

0

10408.38

14376.35

17.19

舒城县

2772.29

370.72

0

5667.80

8810.81

10.53

裕安区

6027.87

0

0

1922.71

7950.58

9.51

叶集区

605.49

0

0

1252.58

1858.07

2.22

   就湿地类型来看,河流湿地霍邱县和裕安区最多,主要是因为淮河和淠河过境;湖泊湿地主要为霍邱县东西湖及周边湖泊, 霍山县、舒城县和叶集区有少量湖泊分布,金安区和裕安区无湖 泊分布;沼泽湿地仅分布在霍邱县的东西湖和淮河周边;人工湿 地各区县均有分布,以霍邱县最多,面积占总人工湿地面积的

27.50%。详见表 2-3

2.2 湿地动植物资源

2.2.1 湿地植物

1)湿地植物种类组成  六安市湿地植物共有约 41  100 余属 148 余种。其中:滩涂植物 25  74  104 种,禾本科、蓼 科、莎草科和菊科是构成滩涂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挺水植物 6  7  11 种, 分布面积相对较广, 茭草、荭廖、酸模叶蓼和芦苇 是构成挺水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浮水植物 11  12  18 种,  科植物和睡莲科的芡实是构成根生浮叶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满 江红、浮萍、槐叶苹是构成漂浮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沉水植物 7  9  14 种, 水鳖科、眼子菜科、小二仙草科和金鱼藻科植物是构成沉水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

2)湿地植被类型  六安市湿地植被可划分为针叶林湿地植 被型组、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被型组和浅水植物湿 地植被型组 5 个植被型组;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落叶阔叶林 湿地植被型、莎草型湿地植被型、禾草型湿地植被型、杂类草湿 地植被型、漂浮植物型、浮叶植物型、沉水植物型等 8 个湿地植 被型;水杉群系、池杉群系、枫杨群系、垂柳群系、意杨群系、刺槐群系、构树群系、水莎草群系、水毛花群系、芦苇群系、大狼尾草群系、茭草群系、爬根草群系、长芒稗群系、鹅观草群系、蓼群系、蒿草群系、水芹菜群系等 45 个群系。详见表2-4。

 2-4    六安市主要湿地植物群系表

 

湿地植被型组

湿地植被型

群系

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

水杉群系、池杉群系

 

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

枫杨群系、垂柳群系、 意杨群系、刺槐群系、 构树群系

 

 

 

 

 

 

 

 

 

草丛湿地植被型组

莎草型湿地植被型

水莎草群系、水毛花群 

 

 

 

禾草型湿地植被型

芦苇群系、大狼尾草群 系、茭草群系、爬根草 群系、长芒稗群系、鹅 观草群系、蓼群系、蒿 草群系、水芹菜群系

 

 

 

杂类草湿地植被型

香蒲群系、灯心草群系、 野艾群系、蛇床群系、  小飞蓬群系、 一年蓬群  系、慈姑群系、黄花蒿  群系、白茅草群系

 

 

 

 

 

 

 

 

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

漂浮植物型

紫萍群系、槐叶萍群系、 凤眼莲群系、水鳖群系

 

浮叶植物型

菜群系、菱群系、睡 莲群系、莲群系、空心 莲子草、芡实群系

 

 

 

 

沉水植物型

菹草群系、马来眼子菜 群系、

龙须眼子菜、微齿眼子 菜、苦草群系、金鱼藻 群系、黑藻群系、轮叶 狐尾藻群系

 


 

 

3)主要湿地植物群系分布及特点

①水杉群系、池杉群系: 主要分布在市域河流两岸、滩涂湿 地,属人工栽植,耐水湿能力强,根系发达,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

②枫杨群系: 广泛分布于市域河流两岸和河道内,主要伴生植物有河柳、 一年蓬、水蓼等。

③垂柳群系:主要分布在人工湿地岸边,属人工栽植,主要伴生植物有一年蓬、狗牙根等。

④意杨群系: 主要分布在市域洪泛平原湿地上,属人工造林,林下植物有一年蓬、水蓼等。

⑤芦苇群系:主要分布在市域丘陵、平原河流岸边、湖泊滩地,伴生植物有水蓼等。

⑥蓼群系: 主要分布在市域泥沙淤积较多的河道内和水库上游的河流入口处,分布较广。

⑦爬根草群系:主要分布市域河流、湖泊滩地和堤坝两边。

⑧蒿草群系: 广泛分布于市域丘陵、平原区的河流两岸和含泥量较少的砂石河道内,主要植物为一年蓬、鹅观草、狗牙根等。

⑨空心莲子草群系: 分布在市域常年积水平缓的河道内,主要伴生植物有水芹、浮萍等。

⑩黑藻群系:主要分布在市域人工库塘,常年水深约 2-3 米的浅水区。

2.2.2 湿地动物

全市已知水陆栖生脊椎动物有 500 多种,其中:兽类 62 种, 鸟类 310 种(含湿地鸟类约 96 ),爬行类动物 34 种, 两栖类动

23 种、鱼类 92 种。

1)鱼类  据林业部门和渔业水产部门的相关资料统计,六 安市水域内存在鱼类 92 种(不含引进种),11    19   91  属, 其中主要的淡水鱼有鲤科 39  种、鳅科 7  种、  7  种。鲤科 有鲤鱼、鲫鱼、棒花鱼、麦穗鱼、黑鳍、银色颌须、似刺鳊 、青鱼、草鱼、南方马口鱼、长春鳊、三角鲂、鳊、鳌条、油 鳌、红鳍、翘嘴红、青梢红、银飘鱼、寡鳞飘鱼、银鲴、逆鱼、黄尾密鲴、白鲢、花鲢等 39 种; 鳅科有斑鳜、花鳅、黄沙 鳅、沙鳢、紫薄鳅、泥鳅、大鳞泥鳅等; 科有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吻、短尾、百边、叉尾黄颡鱼。

2)鸟类  全市湿地面积较大,类型和生境丰富,适合多种 鸟类栖息。据不完全统计,六安湿地共有鸟类种类 96  种,其中 属国家级保护的有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中华秋沙 鸭等;国家级保护的有卷羽鹈鹕、白琵鹭、小天鹅、鸳鸯等。 湿地常见鸟类有小鸊鷉、白鹭、牛背鹭、大白鹭、苍鹭、池鹭、 夜鹭、中白鹭、黄苇、栗苇、黑、白琵鹭、绿头鸭、普通 秋沙鸭、赤麻鸭、绿翅鸭、斑嘴鸭、豆雁、针尾鸭、赤膀鸭、鸳

鸯、普通、灰鹤等。

(3)两栖类  根据资料记载,六安地区有两栖2目8科类23种。主要有大鲵、东方蝾螈、商城肥鲵、花背蟾蜍、大头蛙、虎纹蛙、黑斑蛙等。其中大鲵(又名娃娃鱼)、虎纹蛙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4)爬行类  六安市的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尤其 是药用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据资料六安市范围内爬行动物 2   5   34  种, 主要有龟鳖类的乌龟;蜥蜴类的铅山壁虎、多 疣壁虎、石龙子、北草蜥、白条草蜥、水蛇、乌梢蛇、华游蛇、小头蛇、林蛇、尖吻蝮蛇、王锦蛇、赤链蛇、黑眉锦蛇等。

2.3 湿地资源特征

2.3.1 湿地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六安市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库众多,湿地资源丰富。依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湿地分类系统,六安湿 地包括 4  7 型,即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 4 类和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泊、草本沼泽、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 7 型, 湿地总面积占全市国土总 面积的 5.41%。但湿地分布不均,南北面积差异较大。北部的霍 邱海拔低,地势相对平坦,城东湖、城西湖、龙潭水库、水门塘 水库等湖库星罗密布,圩区圈圩筑堤,井字隔湖,湿地景观优美, 特色鲜明。另外,霍邱县湿地面积达 40298.84 公顷, 是湿地面积 以及湿地斑块最多的县区;中部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溪河 汇集,湖泊、水库相对较少;南部(含西南部)的金寨县、霍山 县和舒城县中低山区,山峦河谷深切,是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和补给源,拥有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和白莲崖水库六个大型水库。由于大型水库的建设,使得湿地面积相对较大,但湿地斑块数量上,与北部相比,相差甚远。

2.3.2 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湿地是野生动植物最为集中分布地之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 全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湿地植物共 有约 41  100 余属 148 余种,其中:水蕨、莲、野菱等为国家 级重点保护植物。鸟类 96 种,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有东方 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中华秋沙鸭等 5 种;国家级保护 鸟类有卷羽鹈鹕、白琵鹭、小天鹅、鸳鸯等。另有鱼类 92 种、两 栖类 23 种、爬行类 34 种,其中:大鲵、虎纹蛙等为国家级重

点保护动物。

2.3.3 湿地生态功能和价值显著

湿地的功能是指湿地实际支持或潜在支持和保护自然生态 系统与生态过程,以及支持和保护人类活动与生命财产的能力。 湿地类型多样性决定其功能多样性,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 子潭水库、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和白莲崖水库是著名的大别 山区水库群,它与淠河、史河、杭埠河等干渠连为一体,纵横交 错,蜿蜒数百里,犹如玉带明珠,为下游工农业生产及城市建设 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水资源;霍邱东西湖是皖西最大的湖泊,在 生物多样性保护、蓄洪、防洪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调节作用;丘陵岗地间的水库、塘坝能蓄水、防涝、灌溉、养殖。

湿地不仅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功能,还具有开展生态 旅游和进行环境教育功能。在六安市的湖泊、河流、沼泽和水库 湿地中,都分布具有较高的美学、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湿地景观。  目前梅山、佛子岭、龙河口水库已开发为旅游景区;另外,还有 霍邱临淮岗工程水利风景区,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 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美的湿地生态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是人们休闲娱乐、科普宣

教的理想场所。

2.4 湿地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2.4.1 保护与管理现状

2.4.1.1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1)依法依规保护六安市认真贯彻国家和安徽省相关生 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 国人大常委会,2009  8 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 条例》(国务院,2016  2 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 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  7 月修订)、《湿地保护管理 规定》(国家林业局,2017  11 月修订)、《安徽省森林和野生动 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0  12 月)、《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15  11 月)、《安 徽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林业厅, 2012 年)等,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为六安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2-5    六安市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一览表

 

序号

  

级别

县区

面积   (公顷)

主要保护 对象

批建 时间

 

 

1

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

裕安、 金安

 

 

4448.0

珍稀水禽

及其湿地

生态系统

 

 

2011

 

 

2

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

霍邱

 

 

14200.0

珍稀水禽

及其湿地

生态系统

 

 

2001

 

3

六安市南湖湿地公园

在建市

金安

 

70.0

湿地生态

系统

 

2016

 

4

霍邱城南湿地公

在建市

霍邱

 

200.0

湿地生态

系统

 

2016

2)湿地保护区与湿地公园建设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 自然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也是世界公认的保护自然资 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是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六安市已建省级湿地保护区和国 家级湿地公园各 1 个,在建或已计划建设的市级湿地公园 2 个(见  2-5),这些湿地公园建设不仅满足了人们湿地旅游需要,也取到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文化展示等作用。

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  4 月批准建设, 2017  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林业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国土厅、 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公布的第一批安徽省重要湿地之一,总面积为 14200 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物种有东方白鹳、白琵鹭、鸿雁、天鹅、鸳鸯、绿头鸭、中华秋沙鸭、白鹭、银鸥、大白鹭等。成立了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 护区管理处,制定了保护区管理办法;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注 重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在冬季进入候鸟迁徙期间,突 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安排专人进行野外监测,实 行定点监测和巡查结合。做好科普宣传,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

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 2011  12 月批准建设,位于淠河横 排头坝下至新安大桥橡胶坝之间河段,总面积 4448.0 公顷; 湿地 保育区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46.3%,公园内有浮萍、水鳖、野菱、 菖蒲、莲等湿地植物;鲤、鲫、鳊、鲢等鱼类;绿头鸭、白鹭、苍鹭等湿地较常见的鸟类。六安市政府出台了《安徽淠河国 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六政〔201132 号)等,禁止在湿地公园内围垦、挖沙等活动。

为了保护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在霍山县东淠河附近高 桥湾现代产业园建立了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保护小区,为蓝喉蜂虎量身打造最适宜的栖息繁殖环境。

3)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六安市湿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规划等提 供依据。按照第二次安徽省湿地资源调查的统一要求2011 年六 安市及各县区林业局组织技术力量,对市域范围一般湿地和重点 湿地类型、面积、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据 2014  12月发布的《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六安市湿地资源位居全省第四,湿地总面积 83647.93 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5.41%

4)湿地科普宣传六安市林业、环保等部门十分重视野生 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积极响应安徽林业厅、省野生动物保护 协会等部门发起的 "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 倡导 人们保护野生鸟类,从我做起,不打鸟、不捕鸟、不食野鸟。在 每年的"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期间,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座谈会、展览、咨询、宣传栏、摄影比 赛、绘画比赛、观鸟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 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进一步提高全民湿 地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了解湿地、关注湿地、支持和自觉参与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2.4.1.2 水资源保护

六安位于安徽西部、淮河中上游, 拥有大别山区六大水库群, 是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肩负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护双重重任。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保障饮用水安全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管 理措施和办法,如制定《六安市六大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六安 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六安市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严格项目准入制度,  库区以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为主。在库区实施"农村沼气建设 工程""农村清洁工程""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四大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农业;集中清理库区周边乡镇人口集中区积存垃圾,依法取缔饮 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采砂行为;开展水库网箱养殖整治活动;规 范库区周边的餐饮服务业;开展库区周边工业污染企业排查和治 理;加强对库区机动船只的稽查和管理;加强库区水源涵养林建 设,实施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工程;加快建立大别山水源保 护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向上争取省级生态补偿机制出台和补偿资

金。

2.4.2 湿地资源利用现状

2.4.2.1 提供生活饮用水及工业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六安市地处大 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是长江、淮河重要水源地,以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 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灌区控制面积覆 盖皖豫两省 1.3 万平方公里。同时,也是六安市及周边淮南市、合肥市数千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来源。

2.4.2.2 养殖

六安市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湿润,自然条件优越,生态优、 水面大,水域辽阔,鱼类饵料资源丰富。霍邱县荣获"全省水产跨 越工程先进县"称号, 2016 年霍邱县水产总产量 10.08 万吨, 养殖 水面 2 万公顷,均处于全省第二位。舒城县水产养殖面积 8500  公顷,水产品产量 38067 吨,其中养殖产量 34267 吨,捕捞产量3800 吨。根据六安市政府《加快现代生态渔业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0 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24 万吨,年均递增 3%,渔业 经济总产值达到 71 亿元, 年均递增 7%,水产养殖面积 4.73 万公顷,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 98%以上。

2.4.2.3 蓄洪防旱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六大水库、城东 湖、城西湖、淠河、史河、杭埠河、众多的库塘和河流,雨季蓄 水,旱季供水,形成天然的水分调节;此外,沼泽湿地也能在时 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其上的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极强的持 水能力,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 3  15  倍的水量。全市现有蓄 水能力 79.4 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 35.8 亿立方米,其中六大水库总库容 67.3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31.7 亿立方米。

2.4.2.4 种植

水稻田是六安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在六安的农业生产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比重。全市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水 稻产量占总粮食产量均达到八成以上。此外,湿地还广泛种植有 菱、茭白、芦苇、莲、芡实、芋头等经济作物。湿地为人们生产优质稻米和特色经济作物,为地方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2.4.2.5 运输

六安市境内航道北有安徽水运主通道"两干"之一的淮河,经 淮南、蚌埠、进入江苏洪泽湖与京杭运河相连,其主要支流有淠河、汲河、淠淮航道。东南部有丰乐河、杭埠河与" 三支"之一的合裕线相连。纵向有淠河与" 三支"之一的沙颍河对接;规划的江 淮运河实施后,各主要航道将实现沟通成网。六安港是安徽省八 个地区性重要港口之一,具有通江达海、水陆交通便利的优越条 件,水运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淮河干线六安段四级航道里程 92 公里,主要支流、大潜山总干渠及其支流和库湖区航道都在六级 及其以下, 总里程 710 公里。河流运输业在带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4.2.6 湿地旅游

六安市湿地资源丰富,湿地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 六安市湿地旅游业尚未成规模,除万佛湖景区开发比较完善、旅 游业发展较好以外,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 和城西湖等湿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开发力度不够,湿地景观打造、旅游项目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还比较滞后,湿地旅游在满足人们生态旅游需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2.5 湿地面临的威胁

2.5.1 基建和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基建和城市化逐渐成为威胁湿地的重要因子。 一方面,基建和城 市化带来了生活垃圾,污染湿地、损害了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另 一方面,基建和城市化侵占了湿地,大大改变甚至破坏了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 下降。过渡的开采导致主河道缺水,甚至出现河水断流、地下水 位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原本平 坦的河道因采砂出现大量深坑,水流易形成旋涡,影响行洪速度,危及采砂点处河堤安全。

2.5.2 围垦、围养

小型库塘和塘坝因围垦而局部消失,湿地面积锐减;霍邱东 西湖湖泊湿地过去形成的围垦种植、围圩养殖依然无法全部清除,以至于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植被退化,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 环境变差;同时,种植养殖产生的面源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改变了原有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使其趋向单一而脆弱。

2.5.3 泥沙淤积

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水库萎缩和湖床、河床的抬高,减小了 库容,降低湖泊、水库的调蓄能力,造成排洪蓄洪能力下降,洪 涝灾害风险加剧。此外,泥沙淤积加剧了湖泊沼泽化进程,使得挺水植物区向浮水和沉水植物区延伸,并加剧了围垦。

2.5.4 污染和富营养化

围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养殖使用各种抗生素、激素 类药物,这些都会对湿地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工业污水、生活 污水的排入,致使湿地自净能力变差,水体不断被污染和富营养 化,进而更加影响自净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并且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逐级富集,将更广泛地影响生物种类及人类生存。


2.6  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6.1 湿地管理体系不完善

    湿地及其资源类型多样,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涉及林业、水 利、渔业、农业、旅游、土地、环保等多个主管部门。在湿地管 理保护和利用方面,各部门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未能形成 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体系,存在各行其是, 各取所需现象,矛盾突出,难以形成合力,严重影响对湿地资源 科学统一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六安市、县区林业管理部门内部,  负责湿地管理的机构也不尽统一,有在林政资源科、也有在森林 公安局等,缺少从事湿地管理的专一机构和人员队伍,以致于湿地管理精力投入不足、管理能力不强。

2.6.2 湿地侵占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六安市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巨大努力,但受经济利 益驱使, 一些地方违规占用湿地搞建设、搞养殖、种植、办旅游 等,导致一些水生态良好的湖泊水域萎缩,湿地鸟类栖息地面积

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降低。

2.6.3 科研和技术支撑体系滞后

湿地保护的基础研究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特别是对湿地的结 构、功能、演替规律、效益评价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对湿地的开发利用缺乏生态风险评价机制。同时,湿地的资源监 测体系更不健全,部门之间监测系统信息不对称,缺乏统一的协调监测机制,导致对湿地调查、动态监测等工作相对滞后,难以为各级政府制定湿地保护和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6.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规划难以 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湿地调查与动态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 建设、污染治理、湿地科研与宣教、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湿地保护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依托《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安徽 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研究》《安徽省自  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和研究,坚持山水林湖草生命共 同体发展理念,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 内容,以管理体制与体系改善、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重点,明 确湿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同时加大对科研、宣传、管理、 培训的投入与执法力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从整体上维护湿地 的生态系统功能、推进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为打造生态强市、建设美丽六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3.2 规划原则

1)全面保护、综合治理  湿地保护必须采取全面综合性措 施,既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性、生物学等保护措施,又要加强管理、科研、宣教等能力建设,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远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充分考虑六安市湿地的主要特点 和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求, 全面规划,确定主攻方向,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按需建设,并且做到分步实施、有序开展。

3)科学修复、体现特色  充分吸收国内外湿地保护、恢复 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国内外生态新技术在六安市湿地保护中 的应用, 科学地保护湿地、利用湿地, 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充分展示湿地的特征和文化特色。

4)政府引导、协调发展  湿地保护应实行综合协调、分部 门实施的管理体制,密切衔接相关规划,充分兼顾利益群体的权 益;湿地保护应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资金和计 划投入。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湿地保护公益 事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工程的积极性。

3.3 规划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9 年 8月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 2016 年 2月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4年 8 月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年 4 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 年 7 月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 6 月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3 年 12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 7 月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 2017 年 10月修订)

--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 2006 年 2月)

--《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务院办公厅,2016 年 11 月)

--  《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 2004年 6 月)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保部, 2010年 12 月修订)

--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环保部, 2015 年 4 月)

--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 2017 年 11 月修订)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国家林业局, 2013 年 12 月)

--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 2000 年 9 月)

-- 《湿地恢复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7年 8 月)

--《安徽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0 年 12 月)

-- 《安徽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安徽省人民政府,2004年 2 月)

-- 《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2015 年 11月)

-- 《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2017 年 3 月)

--《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2017 年 9 月

-- 《安徽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林业厅,2012年)

--  《关于加快推进安徽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徽省林业厅, 2014 年 9 月)

--  《安徽省"十三五" 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安徽省林业厅,2016 年 6 月)

-- 《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安徽省林业厅, 2015年 1 月)

--  《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2016-2030 年)》(安徽省林业厅,2016 年 1 月)

--  《安徽省水功能区划》(安徽省水利厅, 2004 年 3 月)

--  《六安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六安市人大常委会,2018 年 1 月)

--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2008)》

--  《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lyj126-88)》

--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707-2007)》

--《安徽省湿地植被修复技术标准规程(db34/t 2831-2017)》

3.4 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 2017 年至 2030 年,规划分为三个阶段:近期规划  2017 2020 年,中期规划为 2021 2025 年,远期规划为 2026 ~2030 年。

3.5 规划目标

3.5.1 总体目标

根据六安市湿地资源分布现状,建设以国家重要湿地、省级 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为基本格 局的湿地保护体系,实施湿地保护恢复与治理、湿地与生态旅游 发展建设有机结合等措施,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 基本功能,使全市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保护,使丧失的湿地面 积得到较大恢复。规划期内全市新增湿地面积 900 公顷,主要来 自霍邱东西湖退圩还湖还湿湿地和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

沣河等河流退耕还滩湿地,到规划期末全市湿地总面积由 2016年的 83647.93 公顷增加到 84547.93 公顷,湿地保护率达 55%  80%湿地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六大水库饮用水源地得到全面 保护,水质达标率 100%;国家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各 1 个、自然保护小区 2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2 个、市级湿地公园 4 个。通过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宣教培训、科学研究、可持续利用示范 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高六安市湿地保护管理水平,使六安 市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 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六安的总体目标。

3.5.2 近期目标(2017 2020 年)

2017  9 月底前,建成六安市、县()、乡镇(街道)、村(社 区)四级河长制体系;制定和实施各县区湿地保护规划;2018  5 月底前,完成各县区湿地面积和边界确认。建立六安市湿地保 护协调机制和管理体系,使全市湿地得到全面保护,湿地面积萎 缩和功能退化得到遏制,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提高,

使全市湿地面积达到 83747.93 公顷,湿地保护率达 50%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新建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保护小区、临淮岗小天鹅自然保护小区。

湿地公园建设:续建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新建六安大公 堰市级湿地公园、叶集未名湖市级湿地公园等 2 个市级湿地公园; 续建霍邱城南市级湿地公园、六安市南湖省级湿地公园。到 2020年,建设湿地公园 5 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 1 个、市级湿地公园 4 个。

开展霍邱东西湖湿地恢复和修复、水禽栖息地恢复和修复、退田还湖、退耕还湿等湿地恢复工程;开展淠河、史河、杭埠河、 汲河、沣河廊道系统建设工程;开展东西湖周边以及淮河两侧沼 泽湿地修复和恢复建设工程;开展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等汇水口处湿地生态滤场建设工程;建设 4 个生态绿色水产养殖示范区、2 个湿地生态绿色种植示范区、4 个生态旅游示范区、3 个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示范区。

3.5.3 中期目标(2021 2025 年)

进一步加强六安市湿地保护区网络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进 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制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科研监测体 系建设,全面提高六安市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使全市湿地面积达到 83947.93 公顷,湿地保护率达 52%

自然保护区建设:拟晋升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进入国家重要湿地目录。

湿地公园建设:2021 ~2025 年新建霍山佛子岭水库省级湿地公园。

继续开展霍邱东西湖湿地恢复和修复、退田还湖、退耕还湿 等湿地恢复工程;继续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廊道系 统建设工程;继续开展东西湖周边以及淮河两侧沼泽湿地修复和 恢复建设工程;继续开展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等汇水口处湿地生态滤场建设工程;建设 4 个生态绿色水产养殖示范区、2 个湿地生态绿色种植示范区、4 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六 安市湿地监测管理中心、湿地信息网络系统、科普宣传培训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进行湿地生态科普宣教基地及湿地监测站点 等建设,完善湿地法规、规章,开展人员培训、科研项目、科研队伍建设、合作与交流。

3.5.4 远期目标(2026 2030  年)

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法律、政策和监测 科研体系,建成完整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建设体系,使全市的湿 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进入良性循环,全市湿地面积达到 84547.93 公顷, 湿地保护率达 55%,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

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舒城万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公园建设:将佛子岭水库省级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继续开展霍邱东西湖湿地恢复和修复等湿地恢复工程;继续 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廊道系统建设工程;继续开展 东西湖周边以及淮河两侧沼泽湿地修复和恢复建设工程;继续开 展淠河、史河、杭埠河、汲河、沣河等汇水口处湿地生态滤场建 设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 六安市湿地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总体目标。

 3-1    六安市湿地保护规划主要建设目标

 

 

指标

 

 

现状

规划目标

2017 2020 

2021 2025 

2026 2030 

湿地面积

 

83647.93

83747.93

83947.93

84547.93

湿地保护率

%

39.2

50

52

55

 

重要湿地

国家

 

1

1

省级

2

8

7

7

 

 

自然保护 

国家

 

1

1

省级

1

1

 

1

保护

小区

2

2

2

 

 

湿地公园

国家

 

1

 

1

 

1

 

2

省级

 

1

 

市级

2

4

4

4

 

 

 

 

其它

 

 

 

 

 

完善市县区 湿地保护工 作协调机制

 

80%的湿地野  生植物得到有 效保护,饮用 水源地得到全 面保护,水质 达标率 100%

 

 

第四章  总体布局

 4.1 布局原则


   (1)自然性原则:以自然地理区域的分异性为依据,以流域为基础,以湿地类型为特征,以生态结构与功能为重点,与行政分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

2)主导性原则:服务于规划总目标,有利于湿地保护与管 理工程项目总体布局,有利于工程项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

3)可操作性原则: 分区结果有利于地方政府对本规划建设项目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保证建设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

4.2 湿地功能区划

六安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有巢湖水系, 淮河流域有淮河水系。根据六安市境内巢湖、淮河水系两大水系 的天然分布、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特征,将全市湿地划分为四 大湿地功能区,即北部平原河流湖泊湿地区、中部丘陵岗地城市 河流湿地区、西南部山地水源地库塘湿地区、东南部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湿地区。

4.2.1 北部平原河流湖泊湿地区

1)区域范围及特点  该湿地区包括霍邱、叶集两县区。地 形地貌为丘陵平原;区内有淮河、史河、沣河以及城东湖、城西 湖、龙潭水库、临淮岗水利枢纽等,属于淮河湿地区,史河水系, 各类湿地总面积 42156.91 公顷。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是 东方白鹳、白琵鹭、鸿雁、小天鹅、鸳鸯、绿头鸭、中华秋沙鸭、白鹭、银鸥、大白鹭等珍稀水禽栖息地和越冬场所。

2)发展方向  该湿地区的主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农 业灌溉、水产养殖、蓄洪调节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乡污水排放、围垦、网箱养殖等问题。为此,加强该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扩大湿地保护面积,重点保护好霍邱城西湖省级 自然保护区内的候鸟迁徙湿地,实施湖泊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工 程,禁止围垦、网箱养殖、电瓶捕鱼,退田还湖、还滩、还草,  充分发挥其蓄洪、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养殖等功能;加大淠河、史河等水系整治,实施河流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禁止电瓶 捕鱼,清淤河道、疏通水系,使河流景观得到整治,鱼类资源得 以繁衍,河流湿地植被得以逐渐恢复,充分发挥河流的灌溉、排水等功能。

4.2.2 中部丘陵岗地城市河流湿地区

1)区域范围及特点  该湿地区包括裕安区、金安区及六安 市主城区。江淮分水岭丘陵岗地平原地貌特征;区内有淠河、淠 河干渠及众多人工库塘,属于淮河湿地区,淠河水系,各类湿地 总面积 12511.65 公顷。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该区,公园内 有适宜湿地植物及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生长繁殖,如浮萍、 水鳖、野菱、菖蒲、莲等湿地植物;绿头鸭、白鹭、苍鹭 、夜湿地动物。

2)发展方向  该湿地区的主要功能是城市供水、防洪排涝、湿地旅游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乡污水排放、河道采砂、河道 淤积等问题。为此,加大淠河总干渠的保护力度,划定淠河总干 渠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保护好区内植被和水体环境,实施饮 用水源保护专项治理项目,确保淠河总干渠水质安全;实施淠河 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禁止河道采砂、电瓶捕鱼,清淤河道、疏通水系,使河流景观得到整治,鱼类资源得以繁衍,河流湿地植被得以逐渐恢复,充分发挥河流的灌溉、排水等功能。保护城 市湿地,加大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防洪排涝、水体净化、调节气候、湿地旅游等功能。

4.2.3 西南部山地水源地库塘湿地区

1)区域范围及特点  该湿地区包括金寨、霍山两县。山地 地貌,平均海拔 400 米以上,其中 1000 米以上的高峰 240 多座, 境内有梅山、佛子岭、磨子潭等大型水库,盆地与谷地交错镶嵌, 河流源短、坡陡、流急,具有山区典型人工库塘湿地特征,是皖西重要水源地和鸟类停歇地,各类湿地总面积 20168.56 公顷。

2)发展方向  该湿地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 生活提供优质水源,适度发展湿地旅游、水产养殖等。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为此,加强梅山、佛子岭 等六大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实施水 源涵养林森林抚育工程,提升林分质量与生态效益;实施退耕还 林二期工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 下游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提供清洁水源;在不影响水源地生态 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湿地旅游和水产养殖,满足城乡居民旅游与水产品需求。

4.2.4 东南部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湿地区

1)区域范围及特点  该湿地区为舒城全县。山地、丘陵、 平原地貌,主要河流有丰乐河、杭埠河、找母河、河棚河、山七 里河、龙潭河及其沿河支流;主要库塘有万佛湖以及众多小型库塘,属于长江湿地区,杭埠河水系,各类湿地总面积 8810.81 顷。该湿地区具有河流库塘湿地特征,是白鹭、野鸭、苍鹭、夜鹭等皖西常见鸟类栖息歇地。万佛湖是重要水源地和国家 5a 旅游区风景名胜区。

2)发展方向  该湿地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 生活提供优质水源,适度发展湿地旅游和水产养殖等。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河道采砂、泥沙淤积、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为此,加强万佛湖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调整林种和树种结 构,实施水源涵养林森林抚育工程,提升林分质量与生态效益;实施退耕还林二期工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面 源污染,为下游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提供清洁水源。加大杭埠河水系整治,实施河流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禁止河道采砂、电瓶捕鱼,清淤河道、疏通水系,使河流景观得到整治,鱼类资源得以繁衍,河流湿地植被得以逐渐恢复,充分发挥河流的灌溉、排水等功能。

4.3 规划布局

4.3.1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

湿地保护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由湿地保护体系 和湿地管理体系构成。其中湿地保护体系由湿地保护分级体系、 重要湿地保护体系、湿地自然保护区体系、湿地公园体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红线与湿地保护率等子系统组成,详见表4-1

4.3.2 湿地管理体系规划

通过建设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湿地恢复管理体系、可持续利用示范体系、能力建设体系,建立完善的湿地管理能力体系,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坚实的保障。各体系下又包括多项管理内容,详见表 4-1。

 4-1  六安市湿地保护与发展项目布局一览表

 

构架

体系

子系统

 

 

 

 

 

 

 

 

 

 

 

 

 

 

 

六安

市湿

地保

护与

发展

结构

布局

 

 

 

湿地

保护

体系

湿地保护分级体系

重要湿地体系

湿地自然保护区体系

湿地公园体系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湿地红线与湿地保护率

 

 

 

 

 

 

 

 

 

 

 

 

湿地

管理

体系

 

 

 

湿地保护管理

湿地保护管理制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

水资源管理

湿地污染控制管理

 

 

 

湿地恢复管理

湖泊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修复

河流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修复

沼泽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修复

库塘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修复

 

 

可持续利用示范

生态种植和养殖示范

湿地生态旅游示范

城市湿地集约生态经营示范

 

 

能力建设

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湿地调查监测

湿地科普宣教

 


 

 

第五章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

5.1 湿地保护分级体系

根据湿地的重要程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对 湿地实行功能管制和分级管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 重要湿地包括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省重要湿地。申报 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的,按国家和省重要湿地 管理规定执行。六安市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市重要湿地和一 般湿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发布市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名录。

根据六安市实际情况,建立由"重要湿地(国家级、省级) -- 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市县级)

--湿地公园(国家、省级、市县级)

 --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组成的六安市湿地保护体系。

5.2 重要湿地保护

5.2.1 国家重要湿地

1)划分标准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gb/t26535-201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报国家重要湿地:

具有某一生物地理区的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的代表性、稀有 性或独特性的典型湿地,该湿地应是为该生物地理区内优势湿地 类型的典型代表,或在该生物地理区内出现次数比较少、具有稀缺性湿地类型,或仅出现于某一生物地理区的湿地。

支持着易危、濒危、极度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该湿地应是一种或一种以上根据 iucn 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附录或者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 确定的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植物或动物物种的栖息地、繁殖地或停歇地,或者分布有受威胁的生态群落。

支持着对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的植物或动物种群,该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即 使有时物种数量还不能准确掌握;或者该湿地包含有显著数量的 特有物种;或者该湿地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特定要素,是稀有的或

是生物地理区的特定特征。

   (2)国家重要湿地现状  六安市目前没有国家级重要湿地。

   (3)国家重要湿地规划  根据申报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 gb/t26535-2011),霍邱东西湖湿地符合国家重要湿地划分标 准条件,因此,规划 2021 2025 年申报的国家重要湿地 1 处, 即霍邱东西湖湿地,面积 14200 公顷,湿地类型为湖泊湿地,保护对象为珍稀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

5.2.2 省级重要湿地

  (1)划分标准  根据《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湿地名录管理办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报省重要湿地:

  ①国家级、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②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或者迁徙停歇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

  ③其他典型的、独特的,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或者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湿地;

  ④面积大于 500 公顷的湖泊和库塘湿地,长度大于 50 公里 的河流湿地,面积大于 10 公顷的沼泽湿地,面积大于 1000 公顷的具有水文或生物连通性的湿地复合体。

  (2)省级重要湿地现状  2017  4  27  日, 经安徽省政府 批准,省林业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国土厅、省环境保护厅 联合公布第一批安徽省重要湿地名录计 52 处,其中六安 2 处, 即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14200 顷)、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3065 公顷),总面积 17265 公顷。

  (3)省级重要湿地规划  根据省级重要湿地划分标准,规划 期内拟申报 6 处省级重要湿地,即金寨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 舒城万佛湖(龙河口水库),霍山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总计

面积 15497 公顷,详见表 5-1

 5-1    拟申报省级重要湿地一览表

 

序号

  

面积   (公顷)

申请

级别

县区

申报时间

主要保护对象

1

响洪甸水库

4610

省级

金寨

2017 2020

重要水源地

2

梅山水库

4580

省级

金寨

2017 2020

重要水源地

3

龙河口水库

4070

省级

舒城

2017 2020

重要水源地

4

佛子岭水库

1210

省级

霍山

2017 2020

重要水源地

5

磨子潭水库

518

省级

霍山

2017 2020

重要水源地

6

白莲崖水库

509

省级

霍山

2017 2020

重要水源地

 

合计

15497

 

 

 

 

    5.2.3 重要湿地建设主要内容
   对六安市的重要湿地实行名录管理,列入名录的湿地应当明确名称、类型、保护级别和管理责任单位,划定湿地红线,并在 保护标志上标明。鉴于湿地的功能多样性,在所在地政府领导下, 应协调林业、农业、水利、环保、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综合开展 湿地保护管理,实施社区共管。重要湿地范围内禁止开发建设活 动,在适宜区域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活动,需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

5.3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5.3.1 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

湿地自然保护区(含小区, 下同),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湿 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原生地或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湿地自然遗迹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依法划出 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抢救性保护湿地的有效措施。

按照国务院"采取积极措施在适宜地区抓紧建立一批各种级 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对那些生态地位重要或受到严重破 坏的天然湿地,更要果断地划定区域,实施严格有效的保护" 的要 求,建立国家级、省级、县市级等三级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 系和管理机制,使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以及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5.3.2 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 各个方面,只有从加强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综合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湿地污染等方面入手,在六安市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水务、环保、 建设等各行政部门配合协作,才能遏制湿地功能退化的趋势,使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得到正常发挥,从而形成有效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1)加强霍邱东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管理 能力建设,充实保护区人才队伍,进一步巩固提高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能力。

2)规划前期内将霍邱东西湖省级湿地保护区升级为国家 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建设标准要求,确定 功能分区及分区建设内容,划定重点保护区域,设定重点保护区, 划定红线范围,予以强制性保护,严禁从事一切不利于湿地保护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3)湿地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 合。严禁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开展养殖、种植和 生态旅游活动;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其外围地带,禁止 围垦、填埋、占用湿地或者改变湿地用途;禁止采砂、取土或者 修筑设施;禁止擅自排放湿地蓄水,截断湿地与外围的水系联系; 禁止违法放牧、烧荒、砍伐林木;禁止向湿地及周边区域排放有 毒、有害物质或者倾倒固体废物;禁止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 通道和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禁止猎捕、采集国家和 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捡拾、破坏鸟卵或者采用灭绝性方式 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行为。允许利用湿地的特殊功能,采用多种经营及产销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合理开展生态休闲和旅游。在实现湿地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增加经济效益,改善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居民生活。

5.3.3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1)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继续加强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2021 ~2025 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根据《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 2016-2030 年)》,规划 2026 2030 建设舒城万佛湖自然保护区,面积 4070 公顷,保护对象为水资源、水生动植物及生境。

 (3)湿地自然保护小区  对于不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条 件的,但为了保护特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设立保护小区。为此, 规划建设 2 处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即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保护小 区和临淮岗小天鹅自然保护小区,主要保护蓝喉蜂虎、小天鹅、白鹳等候鸟栖息地。

 5-2    拟建湿地保护区(小区) 一览表

 

 

  

面积 (公顷)

拟建级别

县区

拟建时间

建设 类别

 

1

霍邱东西湖自然保护 

 

14200

国家级

霍邱县

 

2021 2025

晋升

 

2

舒城万佛湖自然保护 

 

4070

省级

舒城县

 

2026 2030

新建

 

3

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 保护小区

 

25

市级

霍山县

 

2017 2020

新建

 

4

临淮岗小天鹅自然保 护小区

 

26

市级

霍邱县

 

2017 2020

新建

 


 

 

5.3.4 自然保护区建设主要内容

(1)保护与恢复工程  保护站点建设、管护设施设备、巡护 路网、生境恢复与改善,以及总体规划和管理计划编制(修编)等。

(2)科研与监测工程  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及简易实验室设施设备、监测点建设、科研档案及信息储存交流能力建设。

(3)宣传教育工程  宣教馆(站、点)基础设施设备、宣传体系建设、专业及公众保护培训等。

(4)基础设施工程  保护区各级管理机构各类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巡护、科研、监测设施工程,以及办公设备等。

5.4 湿地公园建设

5.4.1 湿地公园建设条件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 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 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分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市级和县(市、区)级湿地公园。

  (1)国家湿地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应在 100 公顷以上;

   ②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湿地面积一般应占总面积的 60%以上;

   ③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筑设施、人文景观及整体风格应与湿地景观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④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湿地生态系统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

   ⑤湿地生态需水应得到保证,水质应符合 gb3838-2002 的要求;

   ⑥国家湿地公园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⑦国家湿地公园应设有管理机构,区域内无土地权属争议。

(2)省级湿地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②规划面积达 80 公顷以上, 湿地率不低于 55%,能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周围风貌;

③规划区域内的湿地资源权属清楚,无争议

④湿地公园边界不得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叠或者交叉;

管理机构明确,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5.4.2 湿地公园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条件,规划 2017 ~ 2020 年新建六安大公堰市级湿地公园、叶集未名湖市级湿地公 园,续建六安市南湖市级湿地公园、霍邱城南市级湿地公园; 2021 2025 年新建佛子岭水库省级湿地公园;2026 2030 年将佛子岭水库省级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5-3    拟建湿地公园建设一览表


  

面积(公顷)

拟建级别

县区

拟建时间

建设类别

 

1

佛子岭水库湿地公园

 

1210

国家 

霍山

2026 ~2030

晋升

 

2

佛子岭水库湿地公园

 

1210

省级

霍山

2021 ~2025

新建

 

3

六安大公堰湿地公园

 

25

市级

裕安

2017 ~2020

新建

 

4

叶集未名湖湿地公园

 

94

市级

叶集

2017 ~2020

新建

 

5

六安市南湖湿地公园

 

70

市级

金安

2017 ~2020

续建

 

6

霍邱城南湿地公

 

114

市级

霍邱 

2017 ~2020

续建

 

 

5.4.3 湿地公园主要建设内容

1)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估规划期内, 对六安市域范围内的 湿地公园的红线范围、湿地类型、湿地动植物资源分布、建设情况、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调查汇总,编制六安市域范围的湿地公园本底资源调查报告。

2)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规划期内,对六安市域范围内的湿 地公园周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使之在湿地公园外围形成有效缓冲带,阻止污染物直接影响湿地公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3)基础设施工程  规划期内, 六安市湿地公园管理基础工程应当在湿地公园的管理服务区内建设,包括管理办公管护用房、管理站点、科研监测站点等,根据湿地公园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数 量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不得超额配置,保障湿地公园日常管理和营运顺利进行。

   (4)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湿地保护工程遵循全面保护,依 法治理的原则。按国家有关规定,从源头和过程严格控制各项因 素带来的环境问题,切实加强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实现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5)湿地科普宣教工程  湿地的科普宣教主要向游人宣传 湿地生态功能价值、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和弘扬湿地文化等,从而 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科普宣教场馆的建设和多种 宣传活动的开展,体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提高居民和游客对湿 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保护的自觉性,努力打造宣扬生 态文明,促进人文、自然相结合的宣教方式,促进六安市湿地公园保护与合理利用活动的顺利开展。

6)生态旅游工程  湿地资源的利用要在保护湿地生态系 统的前提下进行。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依据各 湿地公园环境容量适度开发旅游项目和游览线路,旅游设施采用 生态环保材料,避免人为活动破坏水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全面分析评估客源市场,促进湿地公园合理利用、项目多元化, 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形成旅游品牌。与六安市其他旅游资源协调开发,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和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

5.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

六安市的金寨、霍山、舒城有六大水库,是我省重要水源地, 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划定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 生态功能区。规划期内,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采用分级管理。主

要措施如下:

1)划分水源保护区等级  根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 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分饮用水源等级保护区。

2)制定分区保护策略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 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禁止在饮 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 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 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等活动,防止污染饮用水 水体;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3)制定应急预案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及穿越保护区 的交通干道设立明显的标识标志设施,编制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 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为处理重大突发污染事件提供管 理及技术储备,有效防范饮用水安全风险;针对薄弱环节,完善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管体系。

4)加强风险排查  针对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水源,要加密 跨界断面水质及污染特征因子监测频次,及时了解水质变化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要迅速准确监测分析污染物种类、数量、来源和潜在危害,及时提出应急处理处置建议。

5)加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库区的森林 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护植被;稳步推 进退耕还林二期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大别山水源 涵养林森林抚育工程,调整林分树种和密度结构,改善林分生长 环境,增强林分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水 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研究与建设,充分发挥其护岸、过滤径流、吸收养分、改善水库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能量及食物,

美化库区环境等功能。

5.6 湿地红线与湿地保护率

5.6.1 湿地红线

1)背景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 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 生态安全的底线。 2004